《為構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貢獻青春、智慧和力量》
《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青春、智慧和力量》是2014年4月至2020年5月期間習近平同志文稿中有關內容的節錄。指出,國之交在于民相親,民相親關鍵在于青年之間的交往。年輕一代要用平等、尊重、愛心來看待這個世界,用欣賞、包容、互鑒的態度來看待世界上的不同文明,促進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,用青春的活力和青春的奮斗,讓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變得更加美好,攜手為促進民心相通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。
《為構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貢獻青春、智慧和力量》
(根據新聞報道整理)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美好的目標,也是一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實現的目標。”對廣大中國青年來說,就要志存高遠,敢于有夢、勇于追夢、勤于圓夢,在對中華民族現實奮斗和未來愿景的體認中,確立為人類和平與發展貢獻青春力量的遠大志向。要筑牢理想信念,用青春力量承載起建設美好世界的崇高理想和不懈追求,將個人的“小我”融入世界和人類“大我”之中,以全球視野、世界眼光和人類情懷,踐行各民族守望相助、同舟共濟的價值理念。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建立一個公平、包容、可持續的地球,是包括全球青年在內的每個人都要重視和擔當的責任。”凝聚達成最大的共識,共識催生最大的力量。青年是民族的前途、人類的希望、世界的未來,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凝聚當代青年的青春力量。當前,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,世界多極化、經濟全球化、文化多樣化、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,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席卷全球,但是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更加突出,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更加嚴峻。當今世界,各國歷史、文化、制度、發展水平不盡相同,但各國人民都追求和平、發展、公平、正義、民主、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。世界各國的青年只有在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引領下,正確認識世界發展大勢,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時代發展主流,與時代同向同行、共同前進,才能在應對全球性挑戰、面對世界性問題、解決關鍵性技術、共度公共性危機中凝聚共識、貢獻智慧、凝聚青春力量,成為全人類共同價值的主要傳遞者,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要推動者,成為未來世界和平的建設者、全球發展的貢獻者、國際秩序的維護者。
各國青年要用平等、尊重、愛心來看待世界,用欣賞、包容、互鑒的態度來看待世界上的不同文明,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、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,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、和諧共生。要培養客觀理性的價值認知、開放包容的胸懷、平和自信的心態,正確認識不同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異與共識,加強相互了解和理解。在思想對話、教育培訓、志愿服務、文藝創作、科技創新和創業實踐等領域,加強合作交流、互動交往,在互學互鑒、共同成長中努力為世界謀進步、為人類謀福祉,讓青春力量在世界范圍內傳遞,在人類發展歷史中閃爍。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大道至簡,實干為要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,關鍵在行動。”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,需要青年在實干和奮斗中綻放青春力量。奮斗是青春的底色,行動是最好的傳承,實干是磅礴的力量。對廣大中國青年來說,就要弘揚奮斗精神,不懼風雨、不怕挫折、不畏艱險、不言放棄,以青春之我、奮斗之我展現青春力量、追逐青春理想,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添磚加瓦。要保持旺盛求知欲望,克服本領恐慌,在求真理、悟道理、明事理上下得苦功夫、練就真本領,以豐富的學識、寬廣的見識,腳踏實地、實干擔當,在服務國家富強、民族復興、人民幸福、世界和平、人類進步的具體行動中貢獻青春智慧。要敢于創新創業,攀登科技高峰,勇于攻克關鍵核心科學技術,把學到的知識、練就的本領奉獻給世界,努力成為可堪大用、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,讓青春在為祖國、為民族、為人類的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。
來源|網絡綜合